前言:又是一年3.15,打假与造假的斗争依然在持续。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逐渐兴起,它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的便利,但同时,也带来了许多难以控制的假冒伪劣产品。在无数真货假货仿货的大浪潮里,小伙伴们几乎练成了一副火眼金睛。假冒伪劣防不胜防,咱们也来盘点一下近年来中枪的产业。
一.网购需谨慎,谈谈电商的坎
2015年,网络购物投诉14.58万件,同比增长87.3%,与“十一五”末相比增长了77.67倍,连续两年排在服务类投诉首位。
央视的3.15专题公布了一批热点投诉,其中包括网络购物、汽车消费、手机消费,淘宝和京东更是被直接点名。唯品会、聚美优品等虽未被提名,但也时长被曝假货问题。无论是唯品会的假酒事件、京东的烂水果事件还是阿里的奢侈品事件,都反映出互联网打假难的现状。
二.言行需谨慎,看看平台流言
微信、微博作为当代人社交娱乐的大平台,能够传递许多正能量和新闻,但同样,因为一些人的别有用心,使得一些谣言得以散布。
据公安机关公开的网络犯罪案件类型显示,诈骗与赌博是2015年网络黑色产业公开案件中数量最多的类型。另外,淫秽色情信息、网络谣言和网络黑产也成为网络信息安全打击重点。
虽微博微信已在大力整治,且情况有所好转,但仍有漏网之鱼,可见辟谣之难。
三.投资需谨慎,网贷有风险
2016年1月14日,备受关注的“e租宝”平台事件的21名涉案人员被北京检察机关批准逮捕。
“e租宝”上线至2015年12月被查封,“钰诚系”相关犯罪嫌疑人以高额利息为诱饵,虚构融资租赁项目,持续采用借新还旧、自我担保等方式大量非法吸收公众资金,累计交易发生额达700多亿元。“e租宝”之后,又有“万钧财富、里外贷、中祥金融、天弘创投、唐人贷”等平台浮出水面。
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,互联网金融不仅需要监管,不仅需要自律,还需要要整治,治理欺诈、动机不良的互金平台。